电话:02038014743
手机:018666655665

清东陵第一陵顺治孝陵风水点评(河北遵化)
作者:元卦风水 来源网站:元卦风水 发布时间:2015-02-07 关注度:6341 次
顺治(崇德三年1638戊寅-1661辛丑年正月7日)于康熙二年1663年4月22日与孝康章皇后与孝献皇后合葬,孝陵坐落燕山南麓龙脉昌瑞山主峰之下,一路奔腾而来,中抽一脉蜿蜒南下,开一帐波浪起伏,又抽一脉、开一帐,连开五重金水大帐,完成了其新老交替,老嫩剥换的过程,玄武垂头,尽龙结穴。穴位精准的处在东陵“阴阳之枢纽”正位,为整个陵园主轴中心,站在孝陵当中左右局面均匀。后有苍龙岭作为屏障环抱,孕育胎息,前向金星山主峰为朝山,有“ 晋笏朝天之势”为朱雀翔舞,人工堆积的影壁山为案山,瑞拱正南,三山恰好在一条直线上。左方内外青龙叠叠相护,右边白虎层层驯俯,正应了“四灵神兽”之说,葬经有云:“内气萌生,外气成形,内外相乘,风水自成”,收天地之灵气,孕万物之精华,属东陵中最佳大吉之穴。前后数十座建筑沿着这三山的连线,错落有致,疏密得当地排列开来,连以长达12华里的砖石神道,形成了一条气势磅礴的中轴线,陵园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升高,以与昌瑞山及两侧护砂(陵寝左右的山丘)相互配合。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,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,其大小、高低、远近、疏密皆以“百尺为形,千尺为势”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。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,作为建筑的对景、底景和衬景,实现了“驻远势以环形,聚巧形而展势”的目的,给人以“高而不险,低而不卑,疏而不旷,密而不逼”和“静中有动,动中有静”的良好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受。
现场测定:后面一歩入首亥壬龙过脉,二歩壬亥龙过脉,三歩亥龙过脉,刘公囊金典云:一歩亥龙三代富,三歩亥龙发万户;可见其龙身非同小可,乃人元生龙脉为龙合向。
内局陵门坐立壬山丙向兼亥巳吉度分金,
左边内堂作法收辰乙水入局,右边来申庚水入内,
内局大天井左放辰巽水,右边放丁未水,
内门外出当堂走丙口,(合为壬山壬向壬水流),
中局陵门坐立壬山向丙兼亥巳吉度分金,
左边内堂作法收辰乙水入局(合四大化解法化杀为官)右边来申庚水入内,
内门外出当堂走丙口,
外局陵牌坊五门坐立壬山向丙兼亥巳吉度分金,
左边内堂作法收乙水,右边来申庚水来,
牌坊大门外两水汇聚出当堂走午丁口,
其孝陵总体符合杨公风水龙、穴、砂、水、藏风聚气的阴阳风水格局,内中两大局基本合杨公三元理气混元一气功、两天法、眀暗交媾、些子大法、坎离、水火、中五立极为三元不败八盘大理。又合半个七星打劫局,所以满清朝从顺治起出九个皇帝以及许多的王子公孙、文武官员达贵、皇亲家传男女数万丁之旺族,更为出奇其三子康熙大帝,能成为历史上封建王朝康熙盛世,历经一个花甲执政最久、子女最多、最成功的皇帝。可见其风水能合形理法的神效。
古人云:人无十美,地无十全,尽言好不言坏非明师所为。再好的风水宝地也难免有不足之嫌,但査其孝陵山形水势不足之处,前面局势渐然低去,左右龙虎砂虽在前面不远处左右连接成内案山,但直行无环抱之势,为龙虎相斗,而其形图被瓜分为内外两局,不能与外局相连相望,在内局风水大门前开盘不见外中外局两大门,并非是一览宽阔无际之大局,内局未免明堂局面少余气。而内局门户与外局大门相隔数十里之遥接气难以合聚,不合内堂作法之玄机。陵门牌坊五门坐立壬山向丙兼亥巳分金,两水汇聚出当堂走午丁口,理气不能全部消纳、一半丁口虽为明暗交媾为吉、而午口犯杨公三元六大忌的第二大忌、又犯第八理卦中杂理、天井放水一半巽水为杀人黄泉,结合龙虎不足之嫌、必主男女多主少亡、剋妻重重,又主兄弟不和。供大家参究。